2022年在大理举行的瓦猫之夏,源于一个头脑风暴式的想法:“我们在大理举办一场web3聚会怎么样?” 有了想法,再辅之以超强的执行力和年轻社区中“用爱发电”的奉献精神,大理瓦猫之夏得以发生。
以下的几点条件促使了大理瓦猫之夏的发生:
联想到清迈,以上几点要素都能完美满足。
第一期的瓦猫之夏,没有明确的主题,只是一场web3以及对web3感兴趣的人的聚会。整体活动的状态是:相聚,连接,启发,合作。
但是如果发生在清迈,光是会面的主题是不足够支撑起参与者的好奇心的。东南亚不缺乏web3见面会。从连接的有效性和合作的可能性而言,香港和新加坡的活动吸引力会更大。那什么样的瓦猫之夏才是适合清迈,有清迈特质的?想到一些可能的方向:
和以往的大理不同,清迈是一个web3文化更浓厚的城市。yellow space支持crypto支付,酒吧咖啡厅里也常见区块链从业者。而且这些从业者大多数来自于欧美国家,与他们在清迈产生沟通和接触是国内很难比拟的。如何与这些web3游民进一步沟通彼此的想法,讨论彼此对于行业,工作和生活方式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话题。
关键词:游民,web3价值观,生活方式,旅行,文化碰撞
四海社区解决了大会线下主场地的问题,清迈大大小小的咖啡厅和co-space空间解决了随机碰面的问题。人只要还生活在物理三维世界上,绕不开以下这两个问题:
关键词:线上线下相互孪生,清迈独特的区域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