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ris | Vivian
Iris(LxDao BD): 1.盘点我们拥有的可广告的场地 2.在可控资源内,给予商业权益 3.在可控资源之外的商业,我们不管 4.大家列一下合作资源表格 5.根据合作资源表格进行分工,谁更熟 6.聊之前可以梳理合作板块,大概是三个板块,事先准备好 7.不包装成太商业化 8.合作方如何表达?-ren:可能在文字和表达上有其他的想象。Lris:需要提前规划。
ren: 1.支持瓦猫的基础建设而提供资金 2.可以为捐赠资金提供展位 3.不适宜使用冠名、主办这样的表述 4.可以给予空间,让赞助方自行引流 5.要赞助与拉主题营地,很多是重叠的,这两者是融合关系,首先邀请主题营地,其次拉赞助 6.表达:对资金的需求是为大家贡献基础设施建设,可以更加从这个角度去切入,而不只是商业活动,我们的出发点并不商业,而是让资源集合,创造涌现。 7.创新型想法:一个主题营地,用来链接赞助,让其他的主题营地可以来这个营地申请资金。 8.场地我们不掏钱,但帮忙联络。除非他们愿意给予资源。 9.jiang:上次瓦猫之夏产生了怎样的意义,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,如何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去推动更多的结果产生。找到那个核心,并深入浅出表达它。
Tanghan: 1.确保在2万u的情况下保证最小执行 2.瓦猫广场的主场地还是需要花费的 3.哪怕不提供赞助,主题营地方也需要考虑场地问题 4.列一些14天内的曝光效果好的权益 5.在伊斯坦布尔的优点:大家确实高度集中了一遍,现场联络人的速度比较快 不确定性的点是:在一段时间以来,对清迈的活动还没有转换状态到协作上去,未来一段时间应该是在以太坊生态去社交。 6.文案快点出来,我们可以现场招人来做主题营地或板块负责人。 7.估计要等到伊斯坦布尔活动告一段落,才会进入协作流程中。 8.推进的标志性节奏 1.文章出来;2.地点定一些;3.内容定一些 9.在伊斯坦布尔的许多人,都已经在谈论瓦猫,对接到清迈来。 10.16号之后是个大家更大范围参与的时间节点。
Shi yu: 1.与第一篇文章的结合 2.第一篇文章与各个社区联合传播,不标记合作logo 3.第一篇文章任何人可以增加自己想要加的东西,完全cc0 4.我们如何为各种合作方进行标类,他们的曝光需求、权益需求,等等。
分工:
和minkun 梳理曝光效果好的权益 2.邀请大家一起列合作资源列表,由BD组和外联组牵头 3.下周二、周三 全体推进会时再讨论 4.第一篇文章以不标logo的方式鼓励各个合作方进行参与,第二篇文章尽可能标logo。 5.关系好的先一对一沟通,后再拉群。 6.文章出来前需要一句瓦猫托邦slogan